4月10日下午,鲁东大学第四十八期“镜心苑”读书沙龙在图书馆新华书店成功举办。此次活动邀请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、张炜文学研究院创意写作研究所所长瓦当老师作为主讲老师,图书馆副馆长常勤徳、读者服务部程慧荣、魏华老师及来自各学院的10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了活动。

本次沙龙的主讲书目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余华的新作《文城》。该书挖掘命运这个主题,书写一个人在命运浪涛里的寻找,以及一群人在时代洪流中的选择,以时而细腻舒畅、时而勇猛锋利的笔触,谱写一曲荒诞悲怆的关于命运的史诗。

活动中,瓦当老师以余华的一张照片作为起点,从余华作品概览、《文城》解读、《文城》之外与之后三个方面对作品进行详细解读,将《文城》的恶与善剖析的淋漓尽致,带领学生们了解其作品中隽永的诗意以及优美旋律。同时针对余华及《文城》的争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,正是其作品的不完美性塑造了其丰富性,恰恰是不完美才符合真实的世界。

一期一会,自当珍惜。在与同学们的交流过程中,瓦当老师挖掘藏在文学作品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,深层次启发了同学们对于小说创作上的思考:寻一条自己的路,吃不同的粮食生长你自己的血肉和骨骼;小说的道德是体味人性,我们应该用我们这代人的语言,写我们这代人的生活,只有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,才能创造出真正伟大又永恒的作品。(撰稿:图管会卓维平、鲍英 审核:刘树华)
